杨竞
59 2022-11-09
弗兰克·赫伯特,美国科幻小说家,作家。1920年10月08日生于华盛顿州的塔科马(Tacoma),毕业于华盛顿大学。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巨匠之一,赫伯特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如同托尔金在奇幻文学中的地位一样,无人可以动摇。他的代表作《沙丘》是第一部能营造出如此细致入微的想象世界科幻小说的。赫伯特一生共创作了二十三部长篇小说和五部短篇小说集,其中最成功的便是沙丘系列小说。
中文名:弗兰克·赫伯特外文名:FrankHerbert别名:法兰克·赫伯特、FrankPatrickHerbert(本名)国籍:美国出生地: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出生日期:1920年10月08日逝世日期:1986年02月11日职业:科幻小说家毕业院校华盛顿大学信仰:天主教(青少年)、禅宗(1945年起)主要成就:雨果奖、星云奖代表作品《沙丘》系列
弗兰克·赫伯特演艺经历
他的《沙丘》(Dune)一举囊括了1965年的星云奖和1966年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奖,并且分别于1975年、1987年和1998年三次荣登《轨迹》杂志评选的“经典最佳长篇”榜首。而根据他的这部不朽名著改编的同名游戏,更是奠定了最具魔力的即时战略游戏的基本模式,风靡世界。
早年生活
1920年10月08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部港口城市塔科马,父母分别是FrankPatrickHerbert,Sr.和Eileen(McCarthy)Herbert。他从小热爱阅读科幻、冒险故事,立志成为一名作家。
1938年,弗兰克因为家境贫寒,离家出走,跑到俄勒冈州的塞勒姆和一对叔叔婶婶一起住。他就读于塞勒姆高中(现在的北塞勒姆高中),次年毕业。
1939年,十九岁的弗兰克谎报年龄,在《格伦达之星报》(GlendaleStar)就职,得到了第一份工作。
1940年,弗兰克回到塞勒姆在《俄勒冈政治家报》(OregonStatesman,现在的StatesmanJournal)干包括摄影师在内的一系列工作。
二战期间,弗兰克在美国海军修建营作为摄影师服役6个月,随后因病退伍。
1940年,弗兰克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佩德罗与弗洛拉·帕金森(FloraParkinson)结婚,并与其生有一女佩妮(Penny,出生于1942年),但两人很快在1945年离婚。
战后,赫伯特进入华盛顿大学读书。1946年,他在一堂写作课上遇见了贝弗莉·斯图亚特(BeverlyAnnStuart)。当时他们是班上仅有的已经通过作品赚过钱的学生。赫伯特已经卖给杂志两篇廉价冒险故事,第一篇卖给了《君子》杂志。贝弗利把一个故事卖给了《ModernRomance》杂志。
1946年6月20日,弗兰克和贝弗莉在华盛顿州西雅图结婚,婚后先后生下两个儿子,布瑞恩(BrianPatrickHerbert,1947年出生于华盛顿州西雅图)和布鲁斯(BruceCalvinHerbert,1951-1993,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圣罗萨,一个专业摄影师和同性恋权利活动家)。
1949年,赫伯特一家搬到加利福尼亚,在圣罗萨出版社(SantaRosaPress-Democrat)工作。在这里,他们结识了心理学家拉尔夫和艾琳·斯莱特里一家(RalphandIreneSlattery)。斯莱特里一家向赫伯特推荐了包括弗洛伊德、荣格、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等思想家的作品,此外还让赫伯特接触了禅宗,这对赫伯特的写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赫伯特因为对必修课不感兴趣而没有大学毕业。他回到了新闻界,在《西雅图之星》(SeattleStar)和《俄勒冈政治家》(OregonStatesman)工作。同时,他还在《旧金山考察家报》(SanFranciscoExaminer)旗下的的《加利福尼亚生活》(CaliforniaLiving)杂志做了十年供稿人兼编辑。
开始创作
在1973年的采访中赫伯特表示,他在撰写科幻题材的作品前他已经阅读科幻小说“大约十年”,他最喜欢的作家有H.G.威尔斯,罗伯特·海因莱因,保罗·安德森和杰克·万斯。
1952年4月,赫伯特的第一篇科幻故事《寻找什么》(LookingforSomething)刊登于StartlingStories。
1954年他的三篇短篇故事刊登在AstoundingScienceFiction和AmazingStories。
1955年11月,UnderPressure开始在Astounding连载,标志着他的小说家生涯正式始于1955年;这篇小说就是随后双日出版社(Doubleday)出版的《海龙》(TheDragonintheSea)。该作以一艘21世纪的潜艇为舞台,深入探讨了理性与疯狂的问题。这部小说还预见了由石油消费和生产引发的世界冲突,赢得了比较高的评价,但在商业上并不成功。在此期间,赫伯特还曾担任共和党参议员GuyCordon的撰稿人。
沙丘世界
1959年赫伯特得以腾出手来,潜心创造他的“沙丘宇宙”(Duneuniverse)。他能够把自己投入到他的写作生涯,因为妻子开始从事一份百货店广告文案的全职工作,整个60年代她都负担着整个家庭的生计。赫伯特后来曾透露说,他本来只是要为一本杂志写一篇关于俄勒冈州弗罗伦萨市的俄勒冈沙丘(OregonDunes)的文章,但后来他逐渐在研究沙丘的过程中“走火入魔”,并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尽管这篇真正关于沙丘的文章从未完成,但却成了赫伯特创作《沙丘》的契机。
在经过六年的艰苦研究和创作后,《沙丘》终于在1965年问世。由于这部小说比当时一般的商业科幻小说长得多,最初《模拟》(Analog,更名后的Astounding)杂志上共八期连载,分为1963年12月开始的上部“DuneWorld”和1965年的下部“ProphetofDune”。但是,在最终出版单行本之前,有23家出版社拒绝出版《沙丘》。直到费城的一家名为“切尔顿”的小型出版社看中了这本书,才给了赫伯特7500美元的预付版税,并予以出版。该书一经面世便取得了空前的好评,获得了1966年颁发的1965年度(首届)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与另一部作品分享了1966年的雨果奖。《沙丘》包含了相互关联的多种主题和多个角色视角,这在后来演变成为赫伯特所有成熟作品的典型特征。
尽管《沙丘》并没有立即成为畅销书,但截止1968年,赫伯特已经凭此书获得了20000美元的收入(这比当时绝大多数科幻小说所能得到的版税收入要高得多),但这还不足以让他全职写作。然而,沙丘的发行为他打开了一扇门。从1969年到1972年,他为《西雅图邮讯报》撰稿,从1970年到1972年,他在母校华盛顿大学当讲师。1972年,他曾在越南和巴基斯坦做过社会学和生态学顾问。1973年,他成为一个名为《农夫》(TheTillers)的电视节目的主摄影师。
从1972年开始,赫伯特逐渐转变成了一名全职作家。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他写了许多书,推动了生态和哲学思想。他继续他的沙丘传奇,出版了《沙丘救世主》《沙丘之子》《沙丘神皇》。此外还写了《造神者》《多塞迪实验》《白色瘟疫》,与比尔·兰塞姆伙合著了《目标:太空》的续集《耶稣事件》《拉撒路效应》《提升的因素》。他还帮特里·布鲁克斯写作生涯的第一部小说《沙娜拉之剑》作了非常积极的评论。
转折与晚年
妻子贝弗莉的健康因1974年接受癌症手术每况愈下。
1984年2月7日,贝弗莉·赫伯特去世。在1985年版的《圣殿:沙丘》后记,弗兰克·赫伯特为她写了悼词。
同样在1984年,由制片人大卫·林奇拍摄的电影版《沙丘》上映,尽管被大众给予厚望,而且制作经费高昂,但这部影片的国内票房成绩却异常惨淡。不过,在北美之外的地区,比如欧洲和日本,该片在商业上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还是在1984年,赫伯特出版了“沙丘系列”的第五本小说《沙丘异教徒》(HeretlcsofDune),此书被众多沙丘爱好者视为可以和《沙丘》相媲美的作品。
1984年末,赫伯特终于走出阴影,在次年与特里萨·沙克尔福德(TheresaShackelford)结婚,开始了新的生活。
1985年,赫伯特出版了《沙丘》系列的第六部作品《圣殿:沙丘》(Chapterhouse:Dune),这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部单个作品。(选集《眼》同年出版,《人的两个世界》出版于1986年)
1986年2月11日,由于胰腺癌手术后的肺栓塞,赫伯特逝世于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市,终年65岁。他作为一个天主教徒长大,但成年后信仰佛教禅宗。
《沙丘》续写
弗兰克·赫伯特去世后,留下了大量的手稿资料,内容包括情节上发生于《沙丘》之前的“沙丘宇宙”的历史,以及他计划创作的《沙丘》续集的大纲。在随后的日子里,弗兰克·赫伯特的儿子布瑞恩·赫伯特和另一位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凯文·J·安德森利用这些资料,共同创作了一系列“沙丘前传”小说,并且还准备创作情节上与《沙丘牧师会》有继承关系的后续作品,即《沙丘猎人》(HuntersofDune)和《沙丘沙虫》(SarldwormsofDune),这两本书将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出版。